设计模式 - 浅谈中介者模式
中介者模式
模式功能说明:中介者模式使得对象之间的交互方式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,从而使其耦合松散,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他们之间的交互。中介者模式又叫调停模式,它是迪米特法则的典型应用。
模式思路与原理
中介者模式的主要角色有:
- 抽象中介者(Mediator):定义了同事对象到中介者对象的接口。
- 具体中介者(ConcreteMediator):实现了抽象中介者的方法,它需要知道所有具体同事类,并从具体同事接收消息,向具体同事对象发出命令。
- 抽象同事类(Colleague):定义了中介者对象的接口,它只知道中介者而不知道其他的同事对象。
- 具体同事类:每个具体同事类都只知道自己的行为,而不了解其他同事类的情况,但它们都认识中介者对象。
代码示例
//抽象中介者
abstract class Mediator {
public abstract void contact(String content, Colleague coll);
}
//具体中介者
class ConcreteMediator extends Mediator {
private ColleagueA collA;
private ColleagueB collB;
public void setCollA(ColleagueA collA) {
this.collA = collA;
}
public void setCollB(ColleagueB collB) {
this.collB = collB;
}
public void contact(String content, Colleague coll) {
if (coll == collA) {
collB.getMessage(content);
} else {
collA.getMessage(content);
}
}
}
//抽象同事类
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{
protected Mediator mediator;
public Colleague(Mediator mediator) {
this.mediator = mediator;
}
}
//具体同事类A
class ColleagueA extends Colleague {
public ColleagueA(Mediator mediator) {
super(mediator);
}
public void contact(String content) {
mediator.contact(content, this);
}
public void getMessage(String message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同事A得到消息:" + message);
}
}
//具体同事类B
class ColleagueB extends Colleague {
public ColleagueB(Mediator mediator) {
super(mediator);
}
public void contact(String content) {
mediator.contact(content, this);
}
public void getMessage(String message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同事B得到消息:" + message);
}
}
ConcreteMediator
是具体的中介者,它知道所有的具体同事类(ColleagueA
和ColleagueB
),并实现了抽象中介者的方法。当一个同事类需要与另一个同事类通信时,它不直接与另一个同事类通信,而是通过中介者(ConcreteMediator
)来完成。
使用场景:
- 系统中对象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引用关系,导致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构混乱而且难以复用该对象。
- 想通过一个中间类来封装多个类中的行为,而又不想生成太多的子类。
优缺点
优点:
- 降低了类的复杂度,将一对多转化成了一对一。
- 各个类之间的解耦。
- 符合迪米特原则,即最少知道原则。
缺点:
- 中介者会膨胀得很大,逻辑复杂。
- 如果对象之间的交互复杂,中介者会变得复杂难以维护。
总结
中介者模式遵循了设计模式的封装变化、开闭原则、迪米特法则和依赖倒置原则。 中介者模式它通过一个中介者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。中介者使得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,从而使其耦合松散,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他们之间的交互。但是,如果设计不当,中介者对象本身很容易变得过于复杂。